10月21日,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北斗云作为理事单位派出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首届会长汪民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自然资源部、应急管理部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和管理等相关情况。会议指出,加快构建“人防+技防”的地质灾害防治模式,增强科技防灾能力,进一步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水平,推进地质灾害防治综合体系建设。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质环境比较复杂地质灾害比较多样的国家,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逐步形成了比较具有特色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当前地质灾害防治任务依然艰巨,构建“人防+技防”的防治模式,是解决地质灾害防治突出问题,打通研究成果推广应用“最后一公里”的战略行动。
所谓“人防”即是群测群防体系的建设。
※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是指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和村(居)民委员会组织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在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相关专业技术单位的指导下,通过开展宣传培训、建立防灾制度等手段,对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地质灾害前兆和动态进行调查、巡查和简易监测,实现对灾害的及时发现、快速预警和有效避让的一种主动减灾措施。
此前我们报道过的湖北恩施滑坡前村民一张照片救了全村人,就是运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及时预警灾害发生的典型成功案例。
“技防”即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研发推广普适型监测设备和建设智能化预警平台,实现地质灾害实时预警预报,增强科技防灾能力。
2020年自然资源部提出关于加快地质灾害普适型监测预警设备试点工作的要求,各地特别是相关地质灾害重点地区也在持续展开地质灾害点排查与普适型监测预警设备的安装工作。
※ 所谓地质灾害普适型监测预警设备,指的是以下六种设备:雨量计、土壤含水率计、裂缝计、GNSS位移监测站、倾角计和加速度计。具有运行可靠、功能简约、精度适当、性价比高、安装快捷、维护方便、智能预警的特点,便于普及使用。
目前北斗云研发的GNSS、倾角计、加速度计、裂缝计、雨量计设备符合行标,并已参与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组织开展的地质灾害普适型监测预警设备研发与试用工作。在广东省实施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中,北斗云获得高度认可,为广东省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体系装备建设提供设备与技术支持。
本次中国地灾防治工程行业协会会员代表大会就我国目前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进行了充分的总结和展望,下一步,协会将围绕自然资源部重点工作部署,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推进、行业管理、技术培训等服务支撑工作。作为“技防”生产研发单位与协会理事单位,北斗云将肩负起责任,响应会议号召,为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做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