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经验:从被地质灾害“牵着走”到数字预警“超前走”

75
发表时间:2021-07-11 11:20来源:广东自然资源公众号

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生命工程”。做好全域地质灾害风险精密防控,牢牢夯实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地质安全底线,是广东高标准建设人民幸福城市的基础和关键环节。


近年来,通过努力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体制机制,广东地质灾害防治能力进一步增强,地质灾害精密防治的“广东样本”正在向全国输出“广东经验”。


广东是典型的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区,截至2020年底,广东全省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4744处,威胁总人口24.9万人,潜在经济损失达81.77亿元。长久以来,地质灾害“风险怎么找”“预警怎么发”“地灾怎么防”“人员怎么撤”始终是广东重点探索解决的难题。


从近些年地质灾害防治成效来看,广东取得的“成绩单”放之全国极具代表意义:


三年共安排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17.18亿元,2020年完成避险搬迁1244户、工程治理主体工程和勘察设计1265处,共减少受威胁群众9.6万人


在减少人员伤亡方面,成功预报地质灾害4起,避免人员伤亡95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减少了59%


在减少经济损失方面,广东2020年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比2019年同期下降74%,减少潜在经济损失26.8亿元。






地质灾害防治“优等生”是如何炼成的


图片

领导干部挂点压实责任


消除地质灾害隐患慢不得、等不起,一个以“领导挂钩联系”为核心、旨在探索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体制机制的“广东方案”正在加速推进中。


健全体系


2019年12月,《广东省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印发,提出到2022年底前,基本完成广东省在册威胁100人以上的482处大型及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和6.5万处(户)削坡建房风险点综合治理,基本建成地质灾害大数据管理平台,建成更加完善、覆盖全省的群测群防体系和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体系,全面提高全省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明确职责


2020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综合治理”列为广东省十件民生实事之一,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和任务。


高位推进的背后,既是挑战,也是改革和发展的着力点。任务下达后,各地级以上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积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或成立领导小组,编制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召开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和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动员部署会,多方筹集资金,大力推进地质灾害防治相关工作。


落实举措


在此基础上,2020年6月,《关于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制的通知》发布,进一步明确各市、县政府地质灾害防治主体责任,要求做到重点履行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群测群防、源头管控、资金保障、宣传培训六项工作职责;明确各地要建立市、县、镇领导挂点制度,各挂点领导要深入挂点地方开展调查研究,落实具体防治措施。


该项工作开展以来,广东省所有隐患点已落实市、县、镇政府领导干部挂点,其中479处大型以上隐患点已落实337名市、县政府领导挂点,有13名市政府主要领导、44名县政府主要领导参与挂点,进一步建立完善了“属地为主、分级负责”的地质灾害防治领导体制,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和综合治理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调查评价能力逐步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对自然灾害防治的要求越来越精细化,防灾关口不断前移,防灾理念不断转变,特别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出“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的“两坚持”“三转变”重要论述后,防灾减灾理念已由减少灾害损失前移到减轻灾害风险。因此,进一步强化灾前风险管理,对提高灾害防控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怎样避免排查盲区,把风险降到最低?

集中必要的时间、财力和政策对隐患点进行攻坚,提升整体地质灾害风险防控能力和水平显得尤为关键。


从1:10万地质灾害专项调查到自然灾害风险普查,从单一灾害体的调查研究到灾害体和致灾体的全面调查研究,广东近些年调查覆盖面从隐患点向“隐患点+风险区”转变,调查广度进一步拓宽。


其延展的深度也从过去被动对有关部门和群众报险开展地面调查,转变到主动以区域地质条件和地壳稳定性为背景,开展以孕灾主控地质条件和地质灾害隐患判识为主的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实现了从单一地质环境调查转向“双评价”有力支撑。


科学技术赋能挺进

纵观广东省地质灾害防治路径,以科学技术开展地质灾害监测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被地质灾害“牵着走”到数字预警“超前走”,广东省监测预警能力进一步提高。

探索开展地质灾害风险区管理,推进防控方式由“隐患点防控”向“隐患点+风险区双控”转变,将风险区纳入地质灾害智能化预警系统管理,区内群众纳入监测预警范围,形成评价防控“一张图”管理,实现对隐患点受威胁群众精准发布预警。


运用“人防+技防”手段,广东省综合防治能力进一步提高。目前,全省已基本建成由乡(镇)长担任责任人、由村干部担任管理员、由群测群防员担任专管员的“三员共管”1331管理责任体系,21个地级以上市和138个县(市、区)通过购买服务等形式与53家地勘单位共286名技术人员建立了技术支撑体系,“群测群防+专业技术人员”的“人防”体系初步建成,防治能力进一步提升。


据了解,广东2020年实现省民生实事60处专业监测和440处大型及以上隐患点专业监测全覆盖,2021年汛期前初步建成1423处专业监测组成的地质灾害专业监测“一张网”,实现地质灾害实时在线智能化监控,监测预警“技防”能力进一步提升。


下一步,广东将加快217处大型及以上隐患点工程治理和3014处中小型隐患点综合治理,解除6.29万名群众面临的地灾威胁;继续推进全省440处威胁百人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视频监控布设,集成视频监控集中展示和远端巡检、监督管理等功能,努力实现隐患点避险搬迁、工程治理、专业监测项目可视化管控。



文章分类: 行业资讯
客服热线
0755-2167 7623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客服邮箱:beidouyun@northdoo.com
邮政编码:518133
公司地址:深圳市宝安区留仙二路20号金鸿峰商务大厦7楼
微信扫一扫关注
北斗云服务号
扫一扫下载
北斗云 APP(安卓版)
扫一扫下载
北斗云 APP(IOS版)
产品
购买渠道

资料下载


监测产品咨询

138 0880 5299

监测售后技术支持

181 2398 4940


打桩产品咨询

130 7629 3059

打桩售后技术支持

181 2612 6534

帮助与支持
监测云平台

关于我们   |   加入北斗云‍   |    新闻‍资讯   |   解决方案   |   工程案例‍    |   项目视频